關注版納中公微信公眾號:bnoffcn 更多公考資訊及時享
一、教學目標
1.會認“慎”等7個生字,會寫“棄、毫、擇”等13個生字。理解課文中的部分詞語,如:隱蔽、隨遇而安、慎重、寬敞等。領悟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重點語句的品讀,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
3.學習作者認真觀察事物的方法,激發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它修建的經過,學習抓住特點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
難點: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激趣導入
人們常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自然界的許多動物都具有神奇的本領,比如烏賊在遭遇危險的時候會分泌墨汁隱藏自己;電鰻可以釋放高電壓來御敵或捕食;蝙蝠能夠利用超聲波定位捕食昆蟲。還有一些動物具有高超的建筑本領,達爾文就曾贊嘆蜜蜂的巢房是自然界最令人驚訝的神奇建筑。今天呢,我們要認識的蟋蟀也是一位建筑高手,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蟋蟀的住宅長什么樣子吧!景鍟鴺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圈畫出課文中的生字以及理解不了的詞語、句子。
教師指導學生認讀“慎”等生字,講解“毫”等生字的筆畫筆順和記憶方法,重點分析“隨遇而安、隱蔽、耙掃”等詞的含義。
2.指名朗讀課文,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明確:作者主要從蟋蟀住宅的特點(2-6自然段)和修筑住宅的過程(7-9自然段)兩方面展開敘述!景鍟禾攸c、修筑】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剛剛我們已經解讀了“隨遇而安”這個詞,哪位同學能說說從哪里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呢?(出示課文的第2自然段)
明確: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表現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別的昆蟲“大多在臨時的隱蔽所藏身”,而蟋蟀不僅“慎重地選擇住址”,而且“不利用現成的洞穴”,“自己一點一點挖掘”。
2.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用橫線畫出有關句子,分組討論,嘗試把每一個特點用一個詞概括出來。(出示課文的第5、6自然段)
明確:向陽、傾斜、隱蔽、像隧道、彎曲、九寸深、一尺寬、有“門”、有“平臺”、墻壁光滑、簡樸、清潔、干燥、衛生!景鍟合蜿、干燥、傾斜、隱蔽、簡樸、清潔】
教師總結:小小的住宅作者卻看出了這么多門道,想必作者進行了長時間、多次的觀察,才能夠對蟋蟀的住宅了解得這么詳細、全面。
3.同學們,蟋蟀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它靠的是什么?(足與鉗子)在你的想象當中,你覺得這種工具是怎么樣的,書本上是怎樣描述的呢?(柔弱、簡單)如此簡單柔弱的工具,蟋蟀是怎樣建造出如此浩大的工程的呢?
出示課件:“它用前足(扒)土,還有鉗子(搬)掉較大的土塊。它用強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兩排鋸,用它將泥土(推)到后面,傾斜地(鋪)開”。(括號中的內容由學生填寫)【板書:工具柔弱、強度大、時間長】
明確:作者通過一系列動作描寫表現出蟋蟀的辛勤勞作。
出示課件:“即使在冬天,只要氣候溫和,太陽曬到它住宅的門口,還可以看見蟋蟀從里面不斷地拋出泥土來。”
明確:結合這句話不難看出蟋蟀在不斷地修整住宅。
教師總結:建筑高手——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長年累月不斷修整,認真、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它的住宅那么精致、舒適,它的工具那么柔弱、簡單,它的修筑過程是那么辛苦而漫長,所以作者才會說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景鍟簜ゴ蟮墓こ獭
4.蟋蟀這樣平常的小昆蟲,為什么在作者的筆下卻成了如此可愛的小動物呢?
明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因為文章將蟋蟀人格化,運用了擬人、打比方、列數字這些表達方法來表現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其修筑的過程;二是因為作者觀察得非常仔細,有耐心,才能對住宅的特點和修筑的過程了解得那么透徹。
(四)拓展延伸
感謝法布爾,讓我們讀到了如此怦然心動的文字。在《昆蟲記》中還有這樣一段文字。
出示課件:哦,我的蟋蟀們!因為有你們的陪伴我才感到生命的活力,而生命是我們這片土地上的靈魂……一個活著的微點——最小最小的生命的一粒,更能引起我的無限興趣,更讓我無比地熱愛你們!
教師有感情地朗讀這段文字,并請同學們大膽地說出自己對于這段文字的感悟。
(五)小結作業
小結:學習完這篇課文,我們一方面感受到蟋蟀這種昆蟲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從法布爾的描述當中看出法布爾觀察事物的仔細和耐心。其實在自然界中還有很多奇妙而有趣的生物,這需要同學們用一雙慧眼去探尋,學習法布爾認真觀察事物的方法,激發自己對自然界的興趣,培養觀察事物的習慣。
作業:請同學仔細觀察周圍的動物或植物,寫一篇不少于350字的短文,要求表現出所寫事物的特點。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重在引導學生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這篇課文語言生動有趣,作者的觀察細致入微。結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而且要指導學生感受文章的語言美,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激發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版納中公教育微信公眾號bnoffcn |
中公教育刷題APP,免費刷題 |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